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中咀岭乡三合小学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中,西北师范大学与天水师范学院的教授团队,以及兰州市的高级教师,以云端为桥,与该校任课教师共同开展教研。通过说课环节,专家们围绕教材剖析、学情把握、教学目标设定和教学重难点突破,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点评与指导。
在数字化赋能乡村教研的同时,乡村学校一线教师如何“适时适需”地获取并利用优质教学资源这一问题也逐步凸显。一方面,因学生背景、学习基础、学习习惯以及教学条件的差异,乡村学校照搬资源难奏效。另一方面,部分乡村教师因个人专业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不足,导致在丰富多样的数字教育资源面前,陷入“选择困难症”,在资源的获取、筛选、整合方面力不从心。可见,在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中精准地找到符合自身教学需求的优质资源并能用到自己的教学中,成为乡村教研向纵深发展的瓶颈问题。
近年来,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进程不断推进,各地均在积极探索数字教研模式。就数字化赋能乡村教研模式而言,其核心在于对每一位乡村教师个体差异的深切尊重与精准支持。通过利用数字技术,如大数据分析、在线协作工具、智能平台等,精准描绘出教师的数字画像,量身定制个性化的教研路径,变革传统的“一刀切”教研模式,为一线教师提供最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研支持,从而推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是融合多场景,绘制乡村教师的数字画像。在构建教师画像的过程中,要通过融合不同教研场景的多种形式数据,包括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等,精准捕捉并全面呈现乡村教师的多维度特征,从而洞察其职业特质与个性特点。教师画像绘制中,首先要重视教师个体教研数据的提取与应用。利用传感器等感知设备,对跨场景的多种教师研修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和处理。其次是重视群体数据的采集与分析。运用聚类分析算法,精准地描绘出多种类型的教师群体数字画像,探究不同教研群体的需求特点和现存问题,挖掘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学习偏好、知识水平的群体教研策略。例如,为了推动师范生培养质量的显著提升,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人工智能团队研发了一款教学基本技能智能实训系统。该系统借助数据采集技术,能够实时捕捉师范生在模拟教学场景中展示的板书技巧、言语表达、肢体动作以及面部表情等多模数据,通过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处理,构建出针对每名师范生的数字画像,精准地反映其教学技能的掌握情况。
二是借助数字画像的“东风”,优化乡村教研路径。当前,教研活动正从传统教研转向在线教研、虚拟教研、线上线下混合教研等新形态。伴随教研场景的需求日益复杂,需要不断深化服务供给,提供更加精准、高效和个性化的教研支持,实现教研效能最大化。
一方面,推动数据驱动的教研路径匹配。在教研过程中,借助数字画像技术,评估教师教研的效果,并据此优化与调整教研路径,确保其始终与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相契合。另一方面,构建乡村教研策略的智能推荐机制。根据教师的历史学习行为、反馈数据等,精准识别其个性化需求,并从海量的教研资源库中筛选出符合其需求的资源,包括在线课程、专家讲座、教学案例等,为其提供精准且有效的教研支持。如课堂投入智能分析系统,该系统融合多模态数据收集、分析和处理技术,能够捕捉并记录教学行为、师生交互行为、教师位移、教师话语等关键信息,实现精准评估师生的课堂投入度,为后续的教研与反思提供资源反馈和教学建议。
三是构建交互式、个性化的区域教研新模式。为深化教研模式,应采取“线上+线下”“综合+分科”“城市+农村”等多元化教研方式,助推教研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乡村教育教学创新发展。如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借助智能化应用,打造了同频互动的“互联网+教研”培训新模式。该模式为种子教师配备了“实践师傅”和“理论导师”,利用课间和集体备课的时间进行“闪训”,使种子教师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汲取经验,最大化提升其教研活动的效率。目前,依托乡村区域教研联盟,已成功举办200余场次形式多样的研修活动,包括示范课、说课、听课、评课、专题研讨、订单教研、专家讲座、互动交流、送教送研和跟岗学习等。当前,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悄然重塑教师在教研领域中的角色定位。通过利用智能对话和数据挖掘,生成式大模型可以精准捕捉教研过程中的关键信息,结合教师的领域知识、教学经验等因素,能够共同探索人机协同教研、“互联网+教研”等新模式、新路径。
当数字化浪潮涌向广袤的乡村时,数字技术正悄然激活乡村教研的“一池春水”。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从精准的数字画像到智能的资源推送,从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到高效的教研交流,数字化正以其独特优势,为乡村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机遇,更在润物细无声中,为乡村教研注入新的活力与生机。
(作者:蒋艳双,单位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
标签: